昌都
有耀眼的阳光和湛蓝的天空
有飞扬的经幡和祈福的转经筒
还有最虔诚的信徒和洁白的哈达
昌都
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想去然乌湖
看那湛蓝的湖水
想去强巴林寺
抚摸那神圣的古墙
如果可以
我想找个人陪我去昌都
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提起昌都,或许你会想到来古冰川,多姿多彩的三色湖,有缘人的孜珠寺,但你或许不知道,昌都在神山秘境中藏着的古朴之美。
芒康自古就是西藏的东南大门,东接四川巴塘,南接云南德钦,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如今也是川藏、滇藏两条公路的交汇点。芒康县是一个充满神奇和灵性的净土,不仅水能、矿产、森林等资源丰富,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林立的雪山,纵横的江河,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还有浓郁淳朴的民俗风情,金碧辉煌的千年古刹……也许只是路过,但是只这么一眼,就会让你深深的记住它。
孜珠寺
“孜珠”是藏音直译,意为六山峰顶,宗教上象征着六度波罗蜜。据称孜珠寺是由藏王穆赤赞布创建,活佛罗丹念布时代进行过一次扩建,刻印经书、塑造佛像,孜珠寺初具规模。喇嘛嘎旺朗加时代,该寺的显密学经体系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使得孜珠寺的学经体系上了一个台阶。
孜珠寺从建筑规模、僧人数量、学经体系和跳神风格等方面,都对昌都地区后来的宗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当佛教在藏区大部分地区占了统治地位之后,苯教在以孜珠寺为中心的地区生存了下来,这使得孜珠寺在苯教寺庙中享有极高的声誉。直到现在这个地区的大部分居民仍信奉苯教,孜珠寺也成为苯教文化的特殊圣地。
然乌湖紧邻川藏公路,是200年前由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也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帕隆藏布江的源头。随季节的不同,湖水呈现出或碧蓝或青绿等数种颜色。河道中许多岩石和小岛点缀其间,湖面上春季树影婆娑秋冬薄雾弥漫,四季美景都会使人进入梦幻之境。
普玉三色湖地处怒江峡谷断层下陷带,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湖区雪山环绕,山峦险峻,逶迤不绝,山坡植被垂直分布,山颠积雪终年不化。“三色湖“分别为黑湖、白湖、黄湖,在阳光下颜色各异,故称“三色湖”。三色湖成不规则“品”字行排列,湖与湖之间由低山平台隔开,均系山谷低洼地带多年冰雪积水而成。
三岩居民碉楼分布于贡觉县三岩片区六乡,尤以雄松、敏都、沙东和罗麦碉楼最大。三岩碉楼用快石砌地基,用木板夹黏土夯实为围裙,墙体下部厚1.2-1.5米,上部约0.6米,高达12-18米。内用木料做架,分为三层、四层等。底屋为畜圈,二层为厨房、寝室,三楼设经堂、粮仓,四楼房顶一半为草库,一半为晒场。一般一幢碉楼修建要花去3-5年才能完工。
作为峡谷,从四周耸立的高山就能一窥其究竟,似乎与天的距离拉得很远。舒缓的自然谷地被当地的百姓种植着成片的青稞,在夏日的滋养下,青稞的谷穗在风中悠然飘荡,展现着“风吹麦浪”的美景。半山腰的缓坡上,传统的藏式农舍层叠错落,依着峡谷的走势而建,巨大的玛尼石堆在村落中飘荡着五色经幡,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
类乌齐寺,本名“扬贡寺”,藏语称为“查杰玛”或“格培林”。由桑吉温始建于1277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该寺是西藏东北部著名的噶举派寺院,具有藏、汉及尼泊尔结合的建筑风格。主要建筑有“萨玛扎仓”、“宁玛扎仓”、“达隆扎仓”、“阳贡嘛樟”、“夏仲嘛樟”、“特大经堂”、“查杰玛大殿”。
现名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红拉山为主,宽30公里,长80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70%一80%。这里不仅有滇金丝猴、小青猴,还有云南黄莲、澜沧黄杉、油麦、卡杉、红豆杉,已具备森林公园规模,可供游人观光游玩,又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数十种不同色彩的杜鹃花使人眼花缭乱,“一山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把游人带入“一年有四季”的记忆中,只有在这里才会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奥妙,特别是罕见的黄杜鹃花更加迷人,更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邦达草原是一块地势宽缓、水草丰美的高寒草原。怒江支流玉曲上游蜿蜒流淌其中,两岸广阔的低湿滩地上生长着茂密低矮的大蒿草、苔草之类的草甸植物,绿茵如毡,除成群牛羊在那里游荡觅食外,偶尔也会有一些藏原羚出没于其间。这里是西藏境内较为优良的天然草场,畜牧业比较发达。独特优裕的草原环境也使邦达成为许多重要药用植物的主要产区,诸如贝母、人参果、大黄、大叶秦艽和红景天等,其中最知名的是冬虫夏草,十分名贵。
芒康澜沧江大峡谷可谓奇异绝妙,深邃的谷地,高耸的雪山,汹涌澎湃的流水,郁葱葱的茂密森林,在这里,随手一拍便是大片格调,美得惊艳,美得险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