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芒康要闻

2024年昌都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2025年02月17日 12时06分

【字体:

打印本文

分享:

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主流舆论有声有色、文化文艺多姿多彩,交流互鉴可圈可点……

翻开2024年昌都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画卷,亮点频出,鼓舞人心。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守正创新、砥砺奋进,扎实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呈现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昌都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思想旗帜 汲取实践力量

这一年,理论学习纵深推进,研究阐释成果丰硕,基层宣讲反响热烈,全市党员干部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了理论素养,升华了觉悟境界,汲取了实践力量。

昌都市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宣传教育民间锅庄舞比赛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7次,带动全市各级中心组累计跟进学习4000余场次,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实施“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举办昌都市地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读书研讨班,凝聚起实现“一切向东、建设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市”工作目标的人心力量。

为了让研究阐释实现学理化的成果转换,在市属媒体开设“学习进行时”栏目,刊发理论文章100余篇,举办“昌都讲堂”6期,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改版推出社科期刊《藏东探索》,组织社科工作者推出一批学术研究成果,中标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课题1项、入选自治区社科联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3篇,有力夯实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根基。

为了让基层宣讲贴近群众生活实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平台,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系列宣讲活动4.2万余场次,发放宣讲音频U盘1200个,通过微信群、大喇叭、应急广播每日推送、循环播放,让“思想氧气”深入生活、无处不在,让“真理甜味”满园芬芳、香溢藏东,“千名干部进千村”理论政策宣讲品牌作为全区唯一案例入选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一系列有力有效的举措,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藏东大地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做强主流舆论 提升昌都形象

一年来,全市新闻舆论战线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用心、用情记录伟大时代、讲好“昌都红色故事”,展示藏东独特风采。

昌都市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群众性文艺汇演

一年来,全市新闻战线捷报频传,市委宣传部策划制作了昌都首个城市形象宣传片;西藏广播电视台藏语节目中正式开播了康巴语新闻,构建起了昌都新闻传播新格局;昌都综合高清频道通过中星9号直播卫星定向覆盖昌都全域,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直播卫星定向覆盖的地市级高清频道。

主题宣传有声有色。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等多家中央、自治区主流媒体记者编辑50余批次200余人来昌都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对口支援西藏工作30周年、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深入全市11县(区)进行采访报道,截至年底,中央、自治区、市级媒体宣传昌都的新闻总量9500余条(篇),其中中央主流媒体宣传昌都的新闻达600余条(篇)。

舆论引导有力有效。市委宣传部统筹指导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做大做强所属主流媒体,紧扣市委工作重点,坚持深耕内容、创新为要,推出了一系列有情怀有温度有品质的深度报道,创建“央媒昌都新闻联络群”“昌都《西藏新闻联播》工作群”,实行中央及自治区主流媒体新闻采用情况“月统计、季通报、年评比”工作机制,促成良性竞争、提升新闻质效,中央宣传部主管的《时事报告》杂志2024年第4期封三推出《昌都:全力建设西藏副中心城市》图文介绍,有力宣传推介了藏东高原。

文旅融合燃爆网络。围绕昌都文旅资源宣传,通过东方甄选俞敏洪团队“俞你同行·昌都之行”在江达、卡若、洛隆、边坝、八宿等县(区)宣传推介昌都文旅资源,直播盛况燃爆全网,昌都知名度为之大振、美誉度为之大增、传播度为之大热。为紧抓宣传热度,持续制造昌都文旅热点,市委宣传部统筹市融媒体中心在报、台、网、微全媒体平台开设“传奇康巴·幸福昌都”专栏,推出图文、短视频累计120余条(篇),其中,昌都发布阅读量25万+,昌都融媒抖音号播放量350万+,点赞量10万+。

推进传承创新 繁荣文化事业

这一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红色资源保护扎实推进,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拓展,各族群众享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昌都市举办2024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首届中国弦子公益演唱会

全市持续抓好“五史”及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宣传教育,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及援藏精神。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4200余场次,受众达80万余人次。推进《昌都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立法,“纪念昌都战役主题展览”顺利开展,梳理“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9处,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开展昌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95处,组织从未离开过大山大水的农牧民群众及各界代表200批次10126人次赴区内外参观学习,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准确把握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推出《长毛岭·守鹿人》等140余部优秀文艺作品,歌舞诗《藏东儿女情》获第二届西藏文化艺术节格桑花大奖金奖,创作出版民族团结著作《石榴花开:西藏昌都汉藏联姻故事集》,推出《藏东文学》,举办“翰墨光影颂发展 共铸民族团结魂——昌都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法美术摄影展”,生动展现昌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活动精彩迭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爱国主义电影放映等活动2.2万场次,组织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文艺活动4179场次、惠及群众107万余人次。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群众性文艺汇演活动、昌都市第十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卡若区首届嘎玛沟文化旅游产业推介活动,组织全市41种250余件文旅产品参加第二届西藏文化艺术节展览展销。同时,芒康盐井古盐田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茶马城景区规划及环评报告编制完成,天穹孜珠景区规划通过环评审查,嘎玛乡、硕督镇、边坝镇及金岭乡4个特色文旅小镇规划建设不断推进。

这一年,大力实施《昌都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质增效,新增志愿服务队伍156支,服务群众70万余人次,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昌都志愿服务关注基层民生、服务群众生活的现实价值。

这一年,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夯实、网络空间持续净化、校园安全保持稳定、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卡若区公安局中心坝派出所、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村民委员会和类乌齐寺民管会主任帕确·格松尼玛分别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称号。

深化交流互鉴 讲好昌都故事

这一年,为了加强交流互鉴,依托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立足特色优势,提升传播效能,生动讲述昌都故事。

昌都市文艺文化节目亮相央视《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

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真实立体全面讲好昌都故事,与新华社信息中心合作拍摄制作了4集《昌都市聚力“四个创建”》成就宣传片,在新华社多平台推广,总观看量达630.6万。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的“跨越山海 格桑花开——乘着大巴看中国·西藏行”大型融媒体活动赴芒康、贡觉、卡若、八宿,昌都站4场直播和系列短视频,受到了海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提升了节目的国际影响力,昌都站的直播和系列短视频全网共计收获105个热搜,50个热榜,全网话题阅读量达8.05亿+,提升了昌都对外影响力。

发挥地缘商缘人缘文缘优势,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赴香港参加“2024国泰新春国际汇演之夜”演出,继选派节目参加2024年央视春晚之后,2025年又再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不仅填补了历史空白,更是开创了历史首次,极大激发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热情。

全市“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开展如火如荼,以“红色”为引领、“活动”为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活动和比赛100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100余万人次,真正让群众在愿于参与中得实惠,乐于参与中受教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