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建好高标准农田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4年01月25日 04时36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健全工作机制,推动高效农田建设。成立了市级、11县(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县级技术指导组(巡回督导组),将相关职能部门纳入成员单位,细化了分工、压实了责任、形成了合力。建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定期调度、对接督导、挂点督查”的任务落实和“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建后管护机制,健全了县级自验自评、市级全面验收、自治区级抽查的三级评价体系,为昌都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工作目标。为进一步摸清昌都市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等底数情况,明确建设布局,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县、乡,明确到具体地块,确保每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设计方案符合昌都耕地地力实情,聘请第三方编制《昌都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改善基础设施,补齐三农短板。2019-2022年,昌都市共实施高标准农田72.11万亩,总投资198253.37万元;2023年实施高标准农田16.43万亩(其中∶新建3.93万亩、改造提升12.5万亩),总投资34898.46万元。共实施土地平整8.94万亩、地力培肥75.62万亩、新建及维修灌溉与排水渠系186.13公里、新建田间道路37.57公里、安装农田网围栏233.95公里,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田间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田利用率、宜机化率、劳动生产率和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大幅提升。
提高耕地质量,促进粮食增产。通过2019-2022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从实施前的8.76提升到8.6,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升0.16;主要农作物产量从实施前的264.97公斤/亩提升到294.35公斤/亩,亩均提升9.38公斤,提升幅度达到11.08%,农田质量的持续提升,有效调动了农牧民种粮积极性,项目区连续多年增产,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增产效果显著。
推广以工代赈,带动群众增收。昌都市狠抓农牧民增收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创新工作推动模式,通过以工代赈形式,把更多资金流向田间大地、流向农牧民群众”,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模式,积极吸纳项目区农牧民群众就近就便参与项目建设,把技术简单、群众能实施的内容全部交由项目区群众实施,让农牧民通过参与工程建设增加劳务收入。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吸纳1.1万余人参与项目建设,带动17.7万余人次,促进增收7723.79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